DSLR跟普通DC(Prosumer級例外)的其中一個很明顯的分別便是前者能安裝一個外置閃光燈,用來代替內置的細小閃燈了。很多初學者也未能掌握外罝閃燈的基本知識,現在便讓我簡單介紹一下吧!
外置閃燈的好處
照射距離更遠
外置閃燈無論是輸出、體積或耗電量也比內置閃燈大,照射距離更遠,就算要拍攝的主體在距離比較遠的情況下也能有足夠的照明。
可調較照射方向和角度
因為外置閃燈的前端部份是可以轉動的,所以用家可以因應需要來調整照射方向和角度,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應用便是反射閃光了,詳情下文會有介紹。
方便外加配件
外置閃燈能夠配合不同的配件如柔光罩、顏色filter、反射片等來達到不同的照明效果,令拍出來的效果更好和更有趣。
閃燈的火力 – GN值
外置閃燈的火力計算單位是GN值,GN值越大,閃燈的最大輸出便越高,能照明的有效距離便越長。
回電速度
閃燈每次發出閃光也需要使用很大的能量,所以發射完一次後需要等待一些時間才能準備另一次的閃光,這個時間便是”回電速度”。回電速度取決於上一次閃光的輸出量、電池的質素和餘下電力(電壓),有些高級的外置閃燈附有額外的電池箱來加快回電速度。
廣角閃光擴散片
當在廣角端時使用閃光燈,我們便需要使用廣角閃光擴散片來令光線更散射,以免光線太集中,現在很多入門的閃光燈也內置了這一功能,需要使用時可以從閃燈上方把擴散片拉出便可,注意有些閃燈在拉出擴散片後會自動把閃燈的焦距定在最廣的一端(如14mm)。
柔光罩的用處
閃光燈的光線屬於偏”硬”的一種,如果直接射在主體上很容易做成陰影或令主體跟背景的反差太大,令主體像”貼”上去一樣。柔光罩便可以把光線柔化,令效果出來會自然一點。市面的柔光產品各式其式,種類繁多,讓我另外撰文介紹。
何為反射閃光(跳燈/打bounce)?
反射閃光便是指把閃光燈對著一個足夠大,相對平坦的淺白色物體(一般是白牆壁或白色天花板)的表面,使反射光線漫射開來,從而使被攝物獲得相對柔和的自然光,以降低光比,消除掉刺眼的黑色陽影和直攝光造成的光暈。這個也是外置閃光燈最常用的其中一個技巧。
何為遙控閃燈(飛燈)?
遙控閃燈(飛燈)便是指通過無線遙控或伸延線把外置閃光燈脫離相機頂部,從而控制光線的方向,做成較具創意的光線。這個也是外置閃光燈其中的一個好處。
何為TTL?
TTL是”Through the Lens”的縮寫,閃光燈在正式拍攝前會發出一個預閃,令相機用通過鏡頭來預測主體的閃光量,從而控制非常準確的閃光輸出,現在大部分的原廠外置閃燈也具備了這一系統(Canon – E-TTL,Nikon – i-TTL,Pentax – P-TTL)。而Nikon的TTL BL是”自動均衡補充閃光”模式,閃光的輸出量會自動地調所使主體及背景均能夠獲得良好的平衡。但筆者還是建議拍攝者多用手動閃光補償來微調閃光輸出。
何為自動高速同步快門(FP)?
當使用閃燈時,相機最快能跟閃燈”同步”的快門速度大約為1/200s不等(不同相機有不同的設定),若果快門速度超越相機的同步快門,出來的相片便會一半黑一半正常曝光了。現在大部份新型的閃光燈也內置了”自動高速同步快門(FP)”模式,能解決快門速度跟閃燈不能同步的問題,這個模式在利用大光圈拍攝以獲得淺景深的時候十分有用。但留意你的相機是否支援這一模式。
何為觀察預閃?
觀察預閃便是閃光燈會在發出正常閃光前的一剎那射出一連串肉眼察覺不到的觀察預閃光,以讓相機獲得足夠的主體資料。通常觀察預閃也只會在閃光燈頭調校在水平/正面時才會發出。
怎樣確保主體有正確的閃光照明?
我們可以利用閃光值鎖(FV鎖定)來把閃燈確定在一個輸出值,你只需要把鏡頭的對焦點(根據你的測光模式來決定)放在主體上,然後按FV按扭(你可能需要在相機設定這一功能),閃燈便會發出一個觀察預閃來鎖定閃光值,現在無論把鏡頭作前後變焦、改變光圈或構圖閃光值也會鎖上。
閃燈輸出補償
就像曝光補償一樣,閃燈也可以調較輸出量,其中最常用的例子便是在拍攝人像時閃燈只充當補光的角式,所以通常閃燈輸出會減少1至2級;而在反光不足的表面”打bounce”時可以增加閃燈輸出量來補償。
新手應該選擇那一種閃燈?
一支外置閃燈確實能帶來更多效果,而且也有實際用途,因此DSLR的新手也應該配備一支外置閃燈,不過若果不是常常於黑暗環境拍攝大合照的話,其實初學者也可以先購入一支原廠的入門閃光燈,價錢相對便宜之餘已經足夠各新手使用和學習了!